
2024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5年1月17日(星期五)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介紹2024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答記者問。中國網現場直播,敬請關注!


01-17 10:00 中國網財經 直播員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局長、新聞發言人 壽小麗: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進行經濟數據例行發布,我們邀請到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先生,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先生,請他們為大家介紹2024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首先,請康義先生作介紹。

01-17 10:05 中國網財經 直播員
國家統計局局長 康義:
歡迎大家參加今天上午的新聞發布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統計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再過十來天,傳統的農歷春節即將到來,在這里我也提前預祝大家新春愉快!
接下來,我先介紹一下2024年國民經濟運行的主要指標情況,然后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2024年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主要發展目標順利實現。
2024年,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特別是及時部署出臺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社會信心有效提振、經濟明顯回升,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34908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91414億元,比上年增長3.5%;第二產業增加值492087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增加值765583億元,增長5.0%。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3%,二季度增長4.7%,三季度增長4.6%,四季度增長5.4%。從環比看,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6%。
一、糧食產量再上新臺階,畜牧業生產穩定增長
全年全國糧食總產量70650萬噸,比上年增加1109萬噸,增長1.6%。其中,夏糧產量14989萬噸,增長2.6%;早稻產量2817萬噸,下降0.6%;秋糧產量52843萬噸,增長1.4%。分品種看,小麥產量14010萬噸,增長2.6%;玉米產量29492萬噸,增長2.1%;稻谷產量20753萬噸,增長0.5%;大豆產量2065萬噸,下降0.9%。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9663萬噸,比上年增長0.2%;其中,豬肉產量5706萬噸,下降1.5%;牛肉產量779萬噸,增長3.5%;羊肉產量518萬噸,下降2.5%;禽肉產量2660萬噸,增長3.8%。牛奶產量4079萬噸,下降2.8%;禽蛋產量3588萬噸,增長0.7%。全年生豬出欄70256萬頭,下降3.3%;年末生豬存欄42743萬頭,下降1.6%。
二、工業生產增勢較好,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較快
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8%。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3.1%,制造業增長6.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3%。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7%,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9%,增速分別快于規模以上工業1.9、3.1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4.2%;股份制企業增長6.1%,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長4.0%;私營企業增長5.3%。分產品看,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產品產量分別增長38.7%、22.2%、14.2%。四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環比增長0.64%。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6675億元,同比下降4.7%。
三、服務業持續增長,現代服務業發展良好
全年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0%。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0.9%、10.4%、7.0%、6.4%、5.6%、5.5%。四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12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6.5%;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生產指數分別增長9.5%、9.3%、8.8%、8.3%。1—11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2%。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企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1.5%、9.5%、8.3%。
四、市場銷售保持增長,網上零售較為活躍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7895億元,比上年增長3.5%。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21166億元,增長3.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6729億元,增長4.3%。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額432177億元,增長3.2%;餐飲收入55718億元,增長5.3%。基本生活類和部分升級類商品銷售增勢較好,全年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通訊器材類、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2.3%、11.1%、9.9%、9.9%。全國網上零售額155225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30816億元,增長6.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6.8%。四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8%。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7%,環比增長0.12%。全年服務零售額比上年增長6.2%。
五、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擴大,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
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14374億元,比上年增長3.2%;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2%。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4%,制造業投資增長9.2%,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0.6%。全國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97385萬平方米,下降12.9%;新建商品房銷售額96750億元,下降17.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2.6%,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2.0%,第三產業投資下降1.1%。民間投資下降0.1%;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民間投資增長6.0%。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8.0%,其中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7.0%、10.2%。高技術制造業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39.5%、7.1%;高技術服務業中,專業技術服務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30.3%、11.4%。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環比增長0.33%。
六、貨物進出口較快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438468億元,比上年增長5.0%。其中,出口254545億元,增長7.1%;進口183923億元,增長2.3%。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6.4%,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0.3%。機電產品出口增長8.7%,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9.4%。12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40670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出口24099億元,增長10.9%;進口16570億元,增長1.3%。
七、居民消費價格總體平穩,核心CPI小幅上漲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0.2%。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下降0.1%,衣著價格上漲1.4%,居住價格上漲0.1%,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5%,交通通信價格下降1.9%,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1.5%,醫療保健價格上漲1.3%,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3.8%。在食品煙酒價格中,鮮果價格下降3.5%,糧食價格下降0.1%,鮮菜價格上漲5.0%,豬肉價格上漲7.7%。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后的核心CPI上漲0.5%。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1%,環比持平。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比上年均下降2.2%;12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同比均下降2.3%,環比均下降0.1%。
八、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調查失業率下降
全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1%,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1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本地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5.3%;外來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4.6%,其中外來農業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4.5%。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9.0小時。全年農民工總量29973萬人,比上年增加220萬人,增長0.7%。其中,本地農民工12102萬人,增長0.1%;外出農民工17871萬人,增長1.2%。
九、居民收入繼續增加,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鎮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5.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18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4.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1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6.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4707元,比上年名義增長5.1%。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9542元,中間偏下收入組21608元,中間收入組33925元,中間偏上收入組53359元,高收入組98809元。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227元,比上年名義增長5.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1%。全國居民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恩格爾系數)為29.8%,與上年持平;全國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增長7.4%,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46.1%,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十、人口總量有所減少,城鎮化率繼續提高
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140828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39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54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死亡人口1093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7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99‰。從性別構成看,男性人口71909萬人,女性人口68919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34(以女性為100)。從年齡構成看,16—59歲人口85798萬人,占全國人口的比重為60.9%;60歲及以上人口31031萬人,占全國人口的22.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22023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5.6%。從城鄉構成看,城鎮常住人口9435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083萬人;鄉村常住人口46478萬人,減少1222萬人;城鎮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城鎮化率)為67.00%,比上年末提高0.84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2024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但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不利影響加深,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下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我就先介紹到這里。

01-17 10:35 中國網財經 直播員
壽小麗:
謝謝康局長的介紹。下面開始提問。

01-17 10:48 中國網財經 直播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我們知道,2024年全球經濟仍處于周期調整之中,保護主義浪潮加劇和地緣政治風險不減,面對多重挑戰,中國經濟運行整體表現如何?全年主要目標任務是否得到了比較好的實現?謝謝。

01-17 10:48 中國網財經 直播員
康義:
謝謝你的提問。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過去的這一年,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沉著應變、綜合施策,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主要目標任務順利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邁出新的堅實步伐。回顧這一年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在這里我想用五個“很不容易”來評價過去一年的經濟總體表現。
首先,在外部壓力增大、內部困難增多的條件下,我國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很不容易。2024年國際環境錯綜復雜,世界經濟增長的動能偏弱,地緣政治沖突在加劇,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國內有效需求不足,新舊動能轉換存在陣痛,部分行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較多。在這樣的困難局面下,我國經濟頂住壓力、克服困難,經濟總量實現了新的突破,為全球的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2024年我國經濟總量達到134.9萬億元,這是首次突破13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我們的經濟總量規模穩居全球第二位。從全球看,我國5%的經濟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是名列前茅的,也繼續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
第二,一攬子政策及時出臺,有效提振了社會信心,特別是促進了經濟的明顯回升,很不容易。受多方面因素影響,2024年二季度、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速放緩,一度面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局面。對此,黨中央因時因勢加強宏觀調控,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果斷部署一攬子增量政策,極大地提振了信心、激發了活力,促進了經濟回升。2024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長5.4%,比三季度加快了0.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分別加快0.7、1.0和1.1個百分點。制造業PMI從10月開始回升到景氣區間,非制造業商務服務指數穩中有升,12月份達到了52.2%。
第三,經濟爬坡過坎的過程中,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新成效,很不容易。我們國家的經濟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重要關口,面對前進中的困難和挑戰,各方面錨定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不動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動能積厚成勢,傳統動能煥新升級,經濟結構在向優、動能在向新。我們產業結構優化升級,2024年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升到16.3%、34.6%,比上年分別提高了0.6和1.0個百分點。新型城鎮化也在穩步的推進,年末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達到67.00%,比上年末提高了0.84個百分點。綠色低碳轉型也在加快,據我們初步測算,2024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成效也是非常明顯,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43.8萬億元,創下了歷史的新高。
第四,強化穩就業、促增收,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實推進,很不容易。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我們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頭等大事。2024年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落實惠民舉措,更大力度的在穩就業、促增收。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年均值5.1%,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5.1%,與經濟增長同步。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連續四年穩定在3000萬人以上,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民生事業也都取得了新的進步。
第五,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糧食、能源保障,有序有效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很不容易。2024年,我國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首次站上了1.4萬億斤的新臺階。一次能源生產總量持續增加,能源供應保障有力。積極優化房地產政策,扎實推進保交樓,探索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9月以來,房地產市場呈現出積極變化,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0.5%、1.0%,扭轉了之前連續下滑的態勢。針對地方政府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重點領域風險,陸續推出了一批有針對性的措施并且取得了實效,有效地鞏固了國家安全發展的根基。
總的來看,2024年我國經濟克服了復雜的內外環境帶來的各種困難和挑戰,順利地實現了主要預期目標任務,推動了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高質量發展成色十足,成績實屬不易。這是黨領導全國人民共同奮斗的結果,是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的真實寫照,為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然,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外部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加深,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眾就業增收承壓,風險隱患仍然較多,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還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下階段,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干字當頭,把各方面有利因素轉化為發展的實績,不斷推動經濟持續向好。
謝謝。

01-17 11:00 中國網財經 直播員
俄通塔斯社記者:
去年9月以來,中國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促進消費、促進投資等等,請問這些政策效果在經濟數據中表現如何?對實現全年目標任務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謝謝。

01-17 11:00 中國網財經 直播員
康義:
謝謝您的提問。2024年,我國經濟發展的歷程是很不平凡的。一季度開局良好,二季度、三季度經濟運行壓力加大,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果斷出手,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作出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的重大部署,極大地提升了信心、改善了預期、激發了發展動能,四季度經濟明顯回升。初步核算,四季度GDP同比增長5.4%,比三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為順利實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做出了決定性貢獻。從生產、需求、物價、收入、預期等主要指標的運行情況看,各方面都發生了積極變化。
第一,消費投資在加快。從消費看,四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3.8%,比三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三季度只有2.7%。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帶動,四季度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家具類、汽車類、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商品零售額合計拉動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約1個百分點。從投資看,“兩重”建設和大規模設備更新帶動下,2024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4%,比前三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增長15.7%,比上年加快9.1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2.2個百分點。
第二,工業和服務業明顯回升。市場需求擴大,促進了工業生產擴張和服務業增長加快。從工業看,四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比三季度加快0.7個百分點。其中,設備更新政策帶動下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1%,比三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產能利用狀況也在改善,四季度規模以上工業產能利用率76.2%,比三季度提高1.1個百分點。再從服務業看,四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同比5.8%,比三季度加快1個百分點。其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7%、7.9%、6.5%,分別加快0.7、1.3、0.3個百分點,房地產業增加值由三季度下降1.2%轉為增長2%,由負轉正。
第三,物價形勢出現積極變化。市場需求回暖,帶動價格回升。從居民消費價格看,四季度CPI漲幅盡管有所回落,主要是受食品價格下行影響,更能夠反映供需關系的核心CPI連續回升。四季度以來,扣除食品和能源以后,核心CPI漲幅連續三個月回升,12月份上漲0.4%。從工業品價格看,工業產銷改善也帶動價格回穩,11月和12月PPI降幅連續收窄,分別比上月收窄0.4和0.2個百分點。
第四,企業、居民和政府收入在好轉。經濟回升帶動了企業、居民、政府三大主體收入狀況的改善。2024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5.1%,比前三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企業效益也在邊際改善,10月、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降幅連續收窄,分別比上月收窄17.1和2.7個百分點。財政收入也在逐步好轉,9月以來,財政收入增速當月實現轉正,10月、11月逐月向好。
第五,市場活躍度在提升。政策組合效應不斷釋放,股市、樓市活躍度提升,貨運量加快增長,貨幣供應增加,經濟發展活力增強。四季度,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同比實現正增長;滬深兩市股票成交量、成交金額分別比三季度增長1.1倍、1.6倍。全年貨運量比上年增長3.9%,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6個百分點。1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7.3%,比9月末加快0.5個百分點。
第六,市場預期在回暖。經濟運行回升向好,帶動各方面預期信心在增強。四季度以來,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均持續位于50%以上的景氣區間,其中,12月份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是53.3%,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57.6%,都處在較高的位置。
尤其從12月份的主要指標看,經濟回升態勢更加明顯。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服務業生產指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分別增長6.2%、6.5%、3.7%,比上月分別加快0.8、0.4、0.7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速是下半年以來的最高,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是全年最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也升至98.7%的高位水平。
總的來看,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之后,出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有效地激發了發展活力、擴大了市場需求、拉動了企業生產、提升了市場活躍度、增強了發展信心,對四季度經濟回升和全年目標順利實現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下階段,我們要貫徹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實施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及時做好相關政策的跨年度順暢銜接和平穩有序過渡,為經濟穩定運行、持續回升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謝謝。

01-17 11:08 中國網財經 直播員
總臺央視記者:
2024年我國經濟總量首次超過130萬億元,請問這意味著什么?如何看待這些新變化?謝謝。

01-17 11:09 中國網財經 直播員
康義:
謝謝你的提問。2024年,我國的經濟總量超過了130萬億,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意味著,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又躍上了新的臺階。也意味著,我國發展的基礎更牢、條件更優、動力更足、抗風險能力更強。還意味著,我國為全球發展做出了新的重要的貢獻。具體來看:
第一,意味著我國經濟家底更加殷實。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經濟總量基本每1-2年就突破一個10萬億元的關口。我們在2020年突破100萬億元,2021年、2022年連續突破110萬億元、120萬億元,到2024年我們又超過了130萬億元。十多年間,實現了從50多萬億元到130多萬億元的歷史性躍升,綜合國力在顯著增強。2024年我國經濟增量也相當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經濟體量。我國的社會生產力水平在顯著提高,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達到49.2萬億元和76.6萬億元。我們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300萬輛,手機產量全年超過16億部,穩居全球制造業的第一大國的地位。
第二,意味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和完整產業體系的優勢更加鞏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雄厚的經濟基礎、超大規模市場的優勢和完整的產業體系始終是我們應對風險挑戰的最大底氣。2024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分別達到48.8萬億元和51.4萬億元。內需主動力的作用得到持續發揮。我國的貨物貿易、外匯儲備、制造業規模居世界第一,服務貿易、國內消費市場的規模居世界第二,糧食和能源保障能力鞏固提升,5G、算力、儲能等新型基礎設施在加快布局。制造業強鏈補鏈在扎實推進,安全發展的基礎鞏固夯實。
第三,意味著我國對世界繁榮發展繼續做出積極的貢獻。這些年來,我們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貢獻率基本在30%左右,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源。我國堅定不移的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出臺更多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政策,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貿區網絡,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二大進口市場。2024年貨物進口規模達到了2.6萬億美元,中國大市場為各國開放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均GDP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還比較突出,要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還要付出巨大努力。我們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始終牢記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奮發有為、砥礪前行,朝著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扎實推進。
謝謝。

01-17 11:09 中國網財經 直播員
紅星新聞記者:
過去一年,中央和地方推出了一系列舉措穩住樓市,這些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組合拳起到了哪些效果?如何研判下一階段房地產市場走勢?謝謝。